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祝愿中华民富国强

本博客既有推动中华社会进步的文图及视频,又有五光十色的资讯使人获益颇丰或赏心悦目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在美国开车(转摘)  

2013-10-27 21:06:13|  分类: 特别关注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摘自《新民晚报》 作者:李大伟

在美国开车 - vvv218 - 祝愿中华民富国强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在美国的中西部,地广人稀,除了市内公路,几乎都是高速,其速度“快于救命车,追上救火车,等于强盗车”。

        高速路上,时速起板就是百公里以上,还允许超速10%,所以一路轰鸣声。美国公路上,都是大功率车。这样才能

        提速快、车速快。尤其西部,低于2.0排量的车几乎没有,否则动力不够,提速不快,不敢上路,“落后是要挨打的”。

        美国车费油,不是浪费,而是必须。日本车节油,不是节能,而是排量小。日本、欧洲国土狭隘,城市多、小路多,

        多在市区开车,车速必须慢,相比美国,是小车,不是轿车。自然节能,实乃环境的产物,形势所逼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上了中西部的高速,开车的都非常守规矩,倘若在左边超速道上,与前面的车距接近了,无需打灯,前面车就

         会自觉地闪着右拐灯往外避让。一条道就是一个速度,倘若不想超车,摁下定速器,无需刹车,不必变道,戴着墨

         镜,听着音乐,吹着口哨,一副’小抖卵”的腔调,一路狂飙突进。出发前就可以预告异地朋友接客时间,说几点到、

         就几点到,几乎像地铁一样准时准点。因为高速上都是定速开车,几乎条条道都是匀速,开车与做人一样,“轧道很

         重要”。一路开过去。美国汽车是“大功率快速,匀速度节能”,开车人守规矩,不变速、不变道、不刹车,极大地提高

         了这个社会效率,也极大地提高了国民素质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因为高速,变道极易产生车祸,所以美国的高速与中国不同,不仅右侧有条紧急停车带,左侧也有一条紧急停车

         带,一旦有事,左边的快车道的车只需想左侧停靠,不必越过慢车道变道。临近出口一公里,会拓展出一条下匝道马

         路这样向右逸出下去的车,减速不会遮挡直行车。在美国开车,千万记住:切勿紧急刹车!所以美国佬没有刹车习惯,开

         着开着就傻掉了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在美国开车 - vvv218 - 祝愿中华民富国强

            在美国开车,规则都是显而易见,让傻瓜都能领悟,否则,就是“不教而诛,陷民于不义”。国道时速65英里

(英里是公理的1.6,65英里时速就是104公理时速),洲际道路时速75英里,倘若限速标志45英里,意味着前方有

  施工;倘若限速30英里,那就是进入乡镇,倘若限速15英里,那么就是在穿越镇中心,又看到55英里,那么就是驶

  离市区。

          开车久了,发现路牌有个规律:简洁直白,直白到“傻”。美国高速的标志:“能用数字的,绝不用字母,

  能用单词的,绝不用词组”。比如东西向的公路,数字都是双数,南北向都是单数。80号公里,黑圈里只有数

  字:80,没有字母,全世界人民都能一目了然,始终知道自己在往东走、或往西走;比如限速:limit,孤零零的一个

   ,看久了,连我这个英语盲都认识了;能用颜色的,绝不用文字,这样的表示可以通行于弱智间,因为最易识

   别的符号不是数字,不是字母,而是色彩。比如前方施工,都是桔黄色指示牌。

           中国老话:“有理走遍天下,无理寸步难行”,美国改良:“有车走遍天下,无车寸步难行”,所以它的路牌必须让

    文盲、傻子都能看的懂,因为傻子、文盲也要出门的。

           美国的路标识别门槛很低,以傻瓜智商、文盲能力为起点。现在的美国,大部分州允许中国驾照上路,期

   限三个月,目的吸引中国游客,刺激经济。不问你懂不懂英语,只要你有中国驾照,就可以在美国上路,因为美国

   路标简洁、明了。

           什么叫国际化?就是傻瓜化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60)| 评论(3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